《双峰作家》电台栏目第三十六期 | qq小灰鼠:母亲的蓝印花布包袱
2024-04-01 10:11:5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戴戈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4323


亲爱的听众朋友,大家好!我是海霞,您正在收听的是由双峰县作家协会和双峰县融媒体中心FM88.8双峰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创办的公益文化类栏目《双峰作家》。


今天的节目将和大家分享双峰的一位产量丰富的写作者的一篇散文,这位老师真是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出美文,圈子里的朋友都表示十分佩服。人们常说“熟能生巧”,人们还说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,qq小灰鼠老师很谦逊,但我们都清楚,一年又一年的笔耕不辍,早已让她笔下生花,她文章的水准早已经甩我们两条街。


但这位老师有点儿神秘,我只知道她的笔名叫“qq小灰鼠”,是一位美女,其他的一概不知。这让我越发的好奇,希望通过读她写的数十篇散文,来了解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。本期栏目读到的,是qq小灰鼠的一篇关于童年回忆的文章——



母亲的蓝印花布包袱
文|qq小灰鼠

母亲有一个蓝印花布包袱,其实是一块大约四尺见方的蓝底白花土布。蓝底是蓝靛浸染的深蓝,白花是草叶围成的圆形图案,质地普通,样式简单。


包袱里盛了许多碎布,大多是历年添置新衣剩下的边角余料,有纯色布,也有花色布。大块的,绰裕如脸巾,小片的,不过一二指来宽。我们的衣服破了,母亲便从包袱里寻出一块合适的碎布,用细密的针脚补好。天凉时,母亲把做布鞋的材料也添到包袱里,比如灯芯绒面布、垫里的厚绒布、窄条状的滚边布、纳鞋底的苎麻绳、调节布鞋紧度的宽边松紧带……还有针包、线团、顶针、针钻、剪刀、小铁锤之类的物件。


针包是母亲自缝的,很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沙包,略大一些,里面装的当然不是沙子,而是母亲的几绺头发。针存到针包里,不易生锈,取用方便。若生了锈,用碎瓷片刮去锈迹,便又光亮如新了。



苎麻绳也是母亲自搓的。从地里割下青绿粗壮的苎麻秆,经过去叶、刮皮、清洗、晒皮、浸泡、搓绳、反复煮制和捶打、晒干等十数道工序以后,方才演变为洁白耐用的苎麻绳,整个过程繁琐而漫长。


在那个量入为出的年代里,我们的父辈们从来都任劳任怨,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,用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。那些清贫的日子,因此被打磨得有声有色,有滋有味。


冬夜,灯光昏黄。在擦得干干净净的饭桌上,母亲摊开蓝印花布包袱,捡出鞋底、剪刀、针钻。我知道母亲准备纳鞋底,而我们很快又有新鞋上脚了。母亲右手中指戴上顶针,随即解开一根苎麻绳,往头发上滑一遍,揉细绳尖送入针鼻,接着用针钻在鞋底上钻一排细密整齐的孔,然后便听见苎麻绳穿过鞋底的“哧——哧——”。每纳一针,还需以苎麻绳缠绕针钻柄数匝,再用力拉紧,鞋底由此更加结实耐磨。


我自觉依坐桌旁,一边烤火一边看小人书,有时什么也不做,只是安静坐着。其实我更乐意帮母亲去包袱里翻找碎布,或者递上线团、剪刀。偶尔,针鼻会穿透顶针的凹洞刺伤手指,母亲忍不住喊了一声“哎哟”,手指上立刻冒出一颗鲜红的血珠,母亲丢下鞋底,用大拇指摁住出血的地方。我没有说话,巴巴望着母亲的手。你怎么不问我痛不痛呀?我老老实实回答,即使问了,还是一样痛啊。母亲笑了,蠢才,真是没得解救的蠢才!


目睹父母辛劳,自知生活不易,我们对“半丝半缕”有发自内心的珍惜,于“一饭一粥”深怀感恩。那些年,我穿上母亲亲手做的布鞋,懵懂走过了生命最初的旅程。   


我记事时,已是蓝印花布被现代化纤布和工业印花布取代逐渐退离的时候。


我是见过纺纱的。奶奶坐在老纺车前,一手捻棉条,一手摇手柄。随着老纺车“吱呀吱呀”的响声,松鼠尾巴一样蓬松轻柔的棉条,如蜘蛛吐丝般慢慢抽出细长细长的棉线,然后变成白胖胖的线穗。



攒够了线穗,母亲便送去外村的织坊织布。我大约也见过那架大织布机,还有织匠师傅操作织布机的情景。刚刚织出来的土布表面粗糙,手拂过时会触摸到凸起的小疙瘩。由于年深月久,这一切只留下依稀的印象了。


土布染色以后,才能作为缝被做衣的布料。我没有进过染坊,只听母亲说是用刷子蘸了防染浆料,透过镂空的雕花印板,涂到需要留白的纹样上。然后将土布浸入调制了蓝靛的染缸里上色。上了色的土布,纹样仍保留原本的白,其余部分则变成了或深或浅的蓝,正是其时惯常所见的——蓝底白花或蓝花白底印花布。


如今,蓝印花布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。那静谧的蓝,纯净的白,质朴自然的色彩,古拙吉祥的纹样,散发着浓浓的年代气息。每一块蓝印花布里,蕴藏了一个朴素的故事,沉淀了一段难忘的光阴。


“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,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。”蓝印花布床单、被套和枕头套,奶奶穿过的蓝印花布大襟衣服,还有母亲用了一辈子的蓝印花布包袱,都悄无声息地遗落在岁月的长河里。


深冬的夜晚,我又想起了蓝印花布包袱。老屋昏黄的灯光下,母亲仿佛还坐在饭桌旁,一针一线缝补旧衣缝制布鞋……熟悉的声音清晰回响在耳边,遥远的记忆倏然涌上了心头。




亲爱的听众朋友,以上就是qq小灰鼠老师的散文《母亲的蓝印花布包袱》。蓝印花布包袱是母亲做针线活的“百宝箱”,更是牵系一家人冷暖酸甜的情结。尽管“我”知道了纺纱、织布、染色的大致过程,却无法真正体会母亲走过那段清苦岁月的磨砺、辛劳与坚韧。包袱里装着的五颜六色、大小不一、形状各异的碎花布,如童年时光一般多彩多姿,拼出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无限依恋与牵挂。


好的,听众朋友们,以上就是今天的《双峰作家》栏目的全部内容,感谢收听。我们栏目每周五晚上8点首播,每周日晚上8点以及周一、周三中午12点重播,欢迎大家关注、期待。本节目编辑王海霞、谢阿琳,监审彭璀铌、曹乐乐,监制刘颂阳、胡柳莲。感谢您的收听,咱们下期节目再会!


本文配图来源网络


作者介绍

qq小灰鼠,湖南省双峰县人,一个喜欢文字的上班族。



END



责编:戴戈
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